• 倒计时:

首页 > 新闻媒体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海莱新创携手阿斯利康,无锡生物医药产业独角兽崛起

摘要: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海莱新创)近期与全球制药巨头阿斯利康达成临床研究合作协议,并成功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海莱新创专注于肿瘤治疗电场技术(TTF)的研发和临床研究,是中国首家、全球第二家将此技术产品化并进入多中心临床的企业。公司由高瓴资本等全球顶级机构投资,已累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市场估值逾70亿元人民币。海莱新创的创始团队在遭遇技术引进拒绝后,决定自主研发肿瘤电场治疗设备,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肿瘤电场治疗仪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认定,并正在进行多项临床试验。无锡市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地标产业之一,持续推动产业集聚,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并拥有多个生物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链“链主”。无锡的生物医药产业在链主企业赋能和产业生态圈聚能下,或将跨入全新的发展高速期。




“拿下”万亿巨头,一跃晋升“独角兽”,无锡的这家企业最近可谓是双喜临门!

9月5日,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中国宣布与江苏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莱新创”)达成临床研究合作协议。截至发稿,阿斯利康的最新总市值为2383.42亿美元(约为16826.97亿元人民币)。


而在9月24日中,海莱新创作为新晋独角兽企业之一赫然在列。

海莱新创2016年诞生于无锡惠山生命园,专注于TTF研发生产和临床研究,是中国首家、全球第二家将肿瘤治疗电场技术产品化并进入多中心临床的企业。


自成立以来,海莱新创已获得由高瓴资本、泰格医药、礼来亚洲、云锋基金、淡马锡、君联资本、比邻星、锡创投全球顶级机构的多轮投资。

据惠山经开区,海莱新创已累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市场估值逾70亿元人民币

经过筚路蓝缕的创业征途 ,能在短时间内研制出国内首台肿瘤电场治疗设备,填补国内空白,背后离不开海莱新创的创始人兼CEO黄勇,及其实力强劲的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


引进遭拒,自己搞!

在无锡打造“中国首家”“全球第二”

海莱新创虽于2016年在江苏无锡注册成立,但早从2014年起,创始团队就已经涉及到TTF这块在国内尚属空白的新兴肿瘤治疗技术领域

彼时团队得知肿瘤电场治疗即将在美国进入临床应用,他们第一时间联系Novocure(彼时全球唯一一家拥有TTF上市产品的医疗企业),想通过合作形式将技术引入中国,却遭到了美国方面的明确拒绝

创始人黄勇和团队成员当即决定,一定要研发出中国自己的肿瘤电场治疗设备,于是他们纷纷辞去高薪职位,全身心地加入到肿瘤电场治疗设备的研发中。

事实上,关于黄勇个人的背景资料极为神秘,但通过他对外的几次发言,不难看出是位具有实干精神的创业者。

他曾表示,“不给自己留退路,以激发自身最大发展潜能”,颇有种“破釜沉舟”的意味。


历经种种在技术研发上的挑战,直到2016年,首代原型机被成功开发,海莱新创才正式在无锡注册成立,成为中国首家、全球第二家将肿瘤治疗电场技术产品化并进入多中心临床的企业。

短时间内完成从“无”到“有”的跨越,离不开海莱新创背后的研发团队。

2021年的报道中显示,彼时海莱新创的公司员工已超80人,研发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达到40%。团队成员既有来自哈佛、北大、复旦、浙大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的高级研发人才,也有来自一流医院临床背景的优秀成员,以及具有深厚产业背景的高层管理人才。

除此之外,2021年时,海莱新创就已拥有七名院士,多名中华医学会分会主委和诸多行业内知名的专家教授在内的合作专家团队。

2021年底,海莱新创官宣索元震正式加入公司,出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索元震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美国哈佛大学学习,随后于北京大学任“博雅”博士后和特聘副研究员

到了2022年,公司又官宣姚旻出任海莱新创医学科学副总裁一职,姚旻1997年获得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98年赴美哈佛麻省总医院做肿瘤治疗学博士后研究。曾先后在世界500强药企赛诺菲健赞和3M公司担任生物医学研究员、医学总监。


“有人则企,无人则止”,对于十分重视研发的海莱新创来说,人才是持续高速发展的基础,因此黄勇一直以“不仅能把桶灌满,更能把火点燃”的用人理念,持续招贤纳士。

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肿瘤电场治疗仪EFE-G100已获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认定,肿瘤电场联合标准疗法治疗新发脑胶质母细胞瘤、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


集群成势

无锡正强势崛起

近年来, 无锡市将生物医药产业列入全市“465”现代产业集群中的四大地标产业之一,持续推动产业集聚成势。

目前,无锡已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涵盖化学原料药、制药、制剂生产、医药服务外包、医疗器械、特医食品、现代中药等领域,初步形成了以高新区(新吴)、滨湖、惠山为重点,江阴、宜兴、锡山高效联动的发展格局。

从数据来看,2023年,无锡生物医药企业有2158家,营业收入2009.26亿元,同比增长5.2%。生物医药集群近5年产业平均增长率超过13%。截至2023年11月,无锡国产药品批准上市数量898个,I类新药批准上市数量7个,获批创新医疗器械数量1个。

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持续的资本投入也是保障生物医药行业不断创新的重要基础。 2023年底,总规模50亿元的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完成首期基金工商注册。 根据创客公社原创制作的 ,2023年度,无锡医疗健康赛道共计有25笔公开融资,融资总额25.07亿,赛道平均单笔融资已过亿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0月,无锡市在生物医药8个细分产业领域精选出8个龙头企业担当产业链“链主”,他们分别是 阿斯利康、药明生物、通用电气医疗、天江药业、费卡华瑞、臻和生物、知原药业、国药控股 。

这些企业作为产业链上的“超级节点”,在驱动自身发展同时显示出强大的牵引力,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推动形成高效聚能的产业生态圈。

2024年以来,这些链主企业捷报频传:1月,费卡华瑞旗下全新特医食品“德瑞怡”上市,为公司在特医食品市场的布局锦上添花;3月,阿斯利康新增投资4.75亿美元启动小分子药物新工厂项目,将实现从制剂到包装的全流程生产;5月,江苏知原药业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零的突破……

聚焦生物医药产业这一黄金赛道,无锡在全速竞跑的同时,也已经做好了数十年如一日“长跑”的准备。依靠链主赋能,产业生态圈聚能,无锡的生物医药产业或将跨入全新的发展高速期。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